山东东达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东达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Shandong Dongd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086-0616
山东东达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公告:
山东东达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市,三孔圣地、泰山、微山湖、水泊梁山等名胜环绕周围,东靠京沪铁路,西邻京杭运河,北依日东高速,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公司注册资金5118万元,占地80000平方米,总资产2亿余元。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员工28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多人,主要生产设备及试验检测仪器320余台套,已形成年产、销矿用产品过亿元的综合能力。
首页 »

行业动态

»

我国如何实现区域协同减污降碳

我国如何实现区域协同减污降碳

标签: 减污降碳

从山西输出绿电为长三角地区的先进工业与制造业注入动力引擎,让低碳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引领潮流

从山西输出绿电为长三角地区的先进工业与制造业注入动力引擎,让低碳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引领潮流;从长三角地区引入AI技术为能源大省山西智能调控电力配送,在减少能源损耗的同时最大化利用新能源……

绿电东输、技术西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区域协作和产业链绿色转型正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我国工业过程温室气体减排相对滞后,可能拖缓全国低碳进程,其中非金属矿物质、金属冶炼及化工行业是主要排放源。

“工业碳排放80%以上分散在供应链各环节,涵盖原材料开采、制造、使用、回收等全链条,更棘手的是,水泥、钢铁等生产过程存在大量‘非能耗排放’。现有政策多聚焦能源燃烧减排,对工业过程关注不足。由此,工业碳减排是一个全链条式的减排管理进程,也是未来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问题。”韩梦瑶补充说。

区域协同同样面临挑战。以山西和长三角地区为例,呈现“生产在山西,消费在长三角”的错位格局。山西焦炭产量居全国首位,长期保持70%以上的焦炭产量外调河北、江苏等省份。

“长三角制造业依赖山西原材料,却缺乏跨区域降碳联动机制,全链条减排亟需打破区域壁垒。”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闫云凤团队研究发现,山西与长三角两地产业经济关联度趋弱,但“碳排放关联度反而增强”。长三角的制造业、服务业消耗大量山西电力,间接推高山西碳排放。这种失衡凸显出区域间产业与减排责任错位。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

当前,山西省与长三角地区在绿色电力交易、碳足迹管理、清洁能源输出等方面展开合作。山西的晋南钢铁构建了“钢—焦—化—氢+绿电”全闭环产业链,实现减污降碳;浙江的正泰新能通过清洁工艺和环保材料实现源头减污,西子洁能则在熔盐储能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晓辉称,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浙江企业也已经开始在山西重点产业链打造中发挥作用。

“近年来,山西将氢能作为能源转型的新方向之一,但想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集群规模并不容易。比如申能子公司申能环境已经为山西鹏飞集团在制氢废水处理与氢能重卡等关键环节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胡晓辉表示,“作为减碳服务商,企业可以打造低碳数据管理模式、平台并形成配套制度体系,学习‘浙江样本’。也希望未来政府能够在企业‘牵线搭桥’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山西和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协同降碳潜力巨大,但仍然存在要素流通成本高、标准和政策壁垒等问题。

一方面,区域协同降碳技术成熟度不足,CCUS、氢冶金等关键技术仍处示范阶段。另一方面,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待提升,跨区域项目缺乏专项基金。

更重要的是,制度壁垒亟待破除。与会专家表示,目前长三角与山西碳足迹认证体系尚未互认,碳核算标准不统一。责任分担机制同样缺失,并未建立“受益方补偿排放大省”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山西各个产业链与全国或长三角地区之间有各自特性,“一链一策”或者“一企一策”的政策扶持十分必要。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 服务电话:400-086-0616
  • 传真:0537-2902388
  • 邮箱:jnddjd@dongdajituan.com